【编者按】
施仲衡,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原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创始人之一、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创刊人,于2024年12月23日4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为深切缅怀施仲衡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响应行业呼声,广纳各界追思,以真挚文字抒发内心沉痛悼念之情。
施仲衡院士千古!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惊闻施仲衡院士仙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施院士用毕生的智慧与心血,照亮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从业者们为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如今,令人敬仰的行业泰斗溘然长逝,留给我们无尽的悲痛与缅怀,同时也留下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与施院士相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施院士担任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作为晚辈及轨道交通行业的后来者,能有机会近距离聆听施院士的教诲,是我莫大的荣幸。施院士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不仅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做人做事方面给予了我宝贵的教诲。
施院士始终站在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关注着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前期工作。2004年7月,《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第一期)评估时,施院士担任评估专家组组长。当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与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施院士带领专家组反复研读相关文件、资料,与有关部门、单位深入沟通交流,最终从建设的必要性、线网规划、近期项目建设规模和安排、近期建设项目的工程方案、资金筹措和平衡等五个关键方面形成了近万字的评估意见。施院士带领专家组提出的北京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应着眼于线网整体功能完善、尽早形成城市骨干网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发挥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运行效能,提高服务水平,还有效支持了北京完善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同时,施院士还对北京的轨道交通线网、换乘枢纽布局以及国家铁路资源利用等提出了优化建议。
施院士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先行者,积极推动着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施院士主持编制的我国地铁设计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于1992年首次实施)引领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标准的发展,对后续众多轨道交通制式设计标准的编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指引作用。我在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邀请施院士担任行业标准《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审查专家组组长。施院士于百忙之中欣然应允。审查过程中,施院士和专家组展现出的科学求实的态度、豁达严谨的作风,再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编制组根据施院士和专家组的审查建议,对中低速磁浮交通车型选择、车辆悬浮力以及两种车型的详细参数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使标准的技术参数更加科学、合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推动了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行业的发展。
施院士一丝不苟、倾尽全力为行业培养新人,为行业注入新生力量。施院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常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工程项目案例引导学生们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3年有幸担任施院士指导的博士生毕业答辩委员会主席。施院士指导学生再次聚焦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规模及布局问题,采用行人仿真工具对车站设施规模测算方法和设施布局方法进行优化。
施院士主持完成中国工程院《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管理等若干问题研究》咨询课题后,仍然一直关注如何控制轨道交通车站合理规模,进而降低工程投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的乘客服务水平下确定车站经济合理的规模,节约车站的建设成本,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施院士令我敬佩的,不仅是他为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倾注的心血,还有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在答辩评议环节,尽管学生和指导教师按规定回避,但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主动邀请施院士一起参与评议,施院士婉言谢绝:我是学生的指导教师,按规定是要回避的,我也不能例外。我在这里可能会影响到你们评议的客观、公正。施院士这种一丝不苟、严于律己的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奔赴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岗位,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传承着施院士的学术精神和专业素养。
施院士的一生,见证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他的贡献和成就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缅怀施院士,是因为他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他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以科学的眼光审视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他的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他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无私奉献。
我们缅怀施院士,是因为他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他平易近人,总是以平和的心态与人交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和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
我们缅怀施院士,是要铭记他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传承他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开拓创新。让施院士的梦想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奋斗中得以延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施院士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施院士,您安息吧!您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秦国栋
作者简介:秦国栋,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交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
——————
院士大义,泽被行业。如您对施仲衡院士心怀崇敬与追思,愿以文字缅怀、追忆,请联系协会。
联系人:潘奕婷 1821044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