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4)正式发布
最新动态
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4)正式发布
2024-10-1246


点击蓝字 关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融合城轨  #既有线改造


10月12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举办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论坛2024深圳年会顺利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协会资源经营专委会副秘书长、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主任、编委会联席主任朱晓兵介绍了TOD指数的发展历程、核心理念、指数框架、内容摘要等方面内容,分析了中国城轨交通TOD发展最新态势,并提出未来展望与思考。



报告是基于指数评估体系最新评估成果的年度报告,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协会资源经营专业委员会牵头,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传媒会展中心、中指研究院等共同参与,联合研发编制,并获得了深圳地铁与腾讯科技的相关支持。报告汇聚了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由十几位专家和博士参与编写,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旨在为我国TOD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


报告内容摘要


报告研究范围包括已开通城轨交通(不含有轨电车城市)的46个城市的396条运营/建设/规划线路、7836个物理站点。相比2022年,线路数量均增加了2.9%。中国城轨TOD指数评估仅针对运营中的城轨线路282条、5565个物理站点,分别较上一版增加了5.2%和7.4%。TOD磁力指数评估对象针对所有运营、在建及规划的线路与站点。



报告以“引导轨道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城市竞争力要素与TOD核心要素的聚合分,通过对“3(3个层次-城市、线路、站点)4(4个维度-交通、发展、物业、幸福)5(5个群体-政府、轨交/公交企业、城市发展/运营商、相关企事业单位、城市居民)”指数评估体系的深入分析,更为系统客观地评估TO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报告基于交通网络、人口、社会经济、服务设施、城市用地等城市现状大数据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与TOD强相关的26项指标进行分析,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评估;所采集数据的颗粒度细、覆盖面广,除指数排名外,更可用于如TOD人口耦合度、地表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服务设施分布、企业类型分布、产业规模、土地及物业市场、城市交通状况等研究分析。


据报告分析,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及TOD发展趋势表现为:


一是2023年新开通运营站点数回落,客流总量创新高,客流强度尚未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市域铁路迎来建设和开通运营热潮,都市圈跨城轨交联系逐年加强。
三是在TOD人口覆盖率方面,轨道站点服务范围常住人口覆盖率持续提升。
四是站点人口圈层梯度分布日趋明显,不同城市表现各异;深圳的圈层梯度最明显、人口耦合度最高。
五是轨交站点周边工作人口的聚集度逐渐提升,TOD区域是公共交通客流的主要客源区。
六是2023年TOD城市的交通拥堵指数和市内出行强度均增加,也是城轨交通客流增长的客观条件。深圳是2023年一线城市中日均客流量创下新高的唯一城市,较2019年增长51%
七是经济发达城市的站点周边商办占比较高;轨道对于住宅物业价值的提升较为明显,价格的圈层性较强。
八是在排名方面,深圳/厦门分列成网和未成网城市TOD指数综合排名首位,深圳蝉联全网首位。深圳在交通效率、发展潜力和幸福体验三个维度位居第一,北京物业价值指数第一。厦门在未成网城市中交通效率、物业价值指数位居第一,哈尔滨幸福体验指数第一。


《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4版)》新书火热预购中,欢迎订购!


扫码加入TOD交流群

联系人:闫策,18001162098,

010-83935771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