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双降双提升丨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高质量发展路径
最新动态
双降双提升丨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4-09-1516


点击蓝字 关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融合城轨  #既有线改造





自开通以来,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以下简称西郊线)客流稳步提升,2021年起,年均客运强度连年位居全国低运能系统榜首,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中树立了新标杆。


日前,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昊明接受本刊专访,从运营、经营、文化等角度,深入剖析了西郊线发展成果,分享运营管理经验,共探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效运营:多措并举缓拥堵,保障乘客顺畅行



西郊线客流有着明显的淡旺季特征,2023年全年客运量达到725万人次,在2023年10月28日香山红叶季期间,西郊线单日客流量再创新高,达到9.9万人次。这已经接近低运能系统的设计运输能力,保障运营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首先就要提高运营效率。”王昊明表示,通过精细化运营组织,西郊线单程运行时间已从开通之初的31分钟缩短至22分钟,提升近30%的运营效率,最小行车间隔已达5分钟,“同时,西郊线是全国首条使用重联列车载客运行的有轨电车线路,列车重联运力达到翻倍效果,提高了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客运组织方面,大客流期间除了做好常规疏导措施外,西郊线还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一系列的非常规措施,如通过调整进站闸机方向反向进站,增加进站通道,提升进站效率;在不同时期通过巴沟站、国家植物园站免检出站措施,提高乘客出站效率;在香山站分别设置团体游客通道和散客通道提升进站效率等。


西郊线开通前,每年香山红叶节期间道路严重拥堵,常规公交车疏散下山客流经常到21点后。“西郊线开通后,各客流高峰日基本18点半就能将集中下山的大客流疏散完毕恢复常规进站。”王昊明表示。此外,西郊线的开通也有效疏导了外埠旅行团客流,“很多旅游大巴车将游客运送至万安站,游客从这里乘坐西郊线至香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香山地区道路拥堵。”



精细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严控成本、盘活资源、开拓市场



说起运营管理经验,王昊明总结起来主要围绕两个方面“降本和增效”。


“通过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合理、有效地压缩人工成本、委外服务费、维护维修成本、运营费用及管理成本等,实现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王昊明表示,预算方面,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做到精细化管控,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紧急、非刚性支出,杜绝低效、无效支出,严格预算管理,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在全面提升公司全员市场化意识和整体性意识的基础上,我们聚焦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多措并举强化经营管控,在加快降低公司成本支出的同时,积极采取创收措施。”王昊明分享了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的几项经营管理措施。


01
精准“公里投入”

充分发挥运营效益。精细化管控“公里投入”,系统分析线路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区间、时间段、满载率等,结合客流特征编制运行图。在确保运营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提升“公里投入”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公里投入”与产出能够充分发挥运营效益。

02
严格预算管控

努力降低管理费用。按盈亏平衡的经营目标,以严格全面预算管控为抓手,每月对各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把控,提出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执行工作要求,并严控费用支出;优化人员结构,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在做好工资总额管控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优化排班、强化考核、一人多岗等措施,进一步精简人员,努力降低人工成本。

03
创新非票业务合作模式

按照“盘活资源、开放共享”的基本思路,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型,创新采取打造公司软、硬件资源平台为合作导向的商务合作模式,将文创、文旅、文娱等产品开发及营销交予合作的专业团队,双方按流量比例分成,已开发推出西郊线文创冰淇淋、巧克力、有轨电车探索之旅绘本、“探秘西郊线”亲子主题活动等,努力降低市场不景气影响,维持线路非票收入。


04
强化无形资产经营管理

提升公司影响力。为扩大西郊线影响力,打造线路的品牌效应,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注册了西郊线商业化商标——西郊小火车,同时注册公司的企业商标,并与专业机构构思打造西郊线自身的旅游IP,以此吸引更多游客选择西郊线绿色出行。

05
充分发挥运营经验优势

积极争取外部项目市场。依托西郊线运营管理和技术维保经验,借助优势抢占市场,实现技术与服务的输出。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新市场项目和业务,目前正跟进多地旅游景区有轨电车项目的运营管理,实现市场项目和业务开发稳步推进。




文化建设:提炼“三个定位”,打造文旅品牌新IP



说起文化建设,王昊明介绍了西郊线的“三个定位”。




一是“西部通勤线”

西郊线满足了北京香山地区及北坞嘉园等周边地域市民日常上下班出行需要,有效缓解了香山周边地区的通勤交通压力;


二是“旅游景观线”

西郊线横跨北京西郊地区,贯穿“三山五园”,连接北京城区与颐和园、国家植物园、香山等风景名胜区,是一条兼备休闲观光旅游多种功能、具有北京古都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线路;


三是“红色文化线”

西郊线沿线分布着京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西起香山革命纪念馆,途经“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万安公墓、无名烈士广场等北京市重点红色教育基地。以沿线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西郊线先后开通“开往新中国的列车”“青春心向党”等主题列车,让沿线红色文化底蕴借助有轨电车这一新的传播载体,实现常态化宣传。



聚焦效益提升,实现文化品牌价值延伸,如何将文化品牌建设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王昊明和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有三条“锦囊妙计”:


一是打造西郊线非票资源新名片。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积极与成熟知名品牌合作开发,提升业务开发质量及水平,确保商业资源的高效性及后期良好的运营管理。


二是积极开发文创产品。结合北京的历史沿革、人文情怀和有轨电车特性,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相继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打造增值服务,建立与用户独特的情感联系,提升乘坐西郊线的增值体验。


三是打造“探秘西郊线”专属活动。依托西郊线巴沟车辆段现有条件,定制推出亲子半日、全日类极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围绕寓教于乐,在科普轨道交通安全常识的同时,普及有轨电车发展历史及现代有轨电车的基本知识,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追捧。截至2024年6月,“探秘西郊线”主题活动共开设60余场次,超1000人次参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社会的关注如同活水,能为文化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要打造经久不衰的文旅品牌IP就要持续提升影响、塑造品牌形象。


在IP打造方面,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与主流媒体、文化公司、网络平台等开展宣传合作,围绕“西郊线”优势特色,创新打造文旅品牌新IP。王昊明介绍,“2023年我们联合专业影视制作公司拍摄了国内首部行业短剧。以当下流行网络短剧为载体,以‘西郊线’为原型,打造国内首部有轨电车题材影视作品——《8.8公里的浪漫》,展现当代有轨电车从业者坚守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借助网络平台的广泛影响,让‘西郊线’的影响突破线路地域限制,覆盖到更为广泛的领域,打造全国知名的‘最美IP’。”


与此同时,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还持续保持线路宣传热度,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主动与中央及北京各大主流媒体对接,充分借助北京公交集团自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优势,不断提升“西郊线”品牌知名度。


提及上述精细化运营管理举措,王昊明如数家珍,他不断强调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城轨交通低运能系统符合新发展理念,未来可期。目前在名山大川等旅游景区,客流高峰期间普遍存在着爆发性大客流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仅依靠传统的景区摆渡车已无法做到高效、快速集散游客,并且这个问题已无法依靠增加摆渡车、拓宽景区道路、修建更多停车场等传统模式从根源上解决。轨道交通低运能系统相比地面公交具有运营效率较高、运行平稳可靠等特点,是应对旅游爆发性客流的有力手段。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是双提升工作的优秀案例,为城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信心,为低运能系统发展提供借鉴。珠玉在前,低运能系统也将在多制式协调、融合发展的新征途上,愈发行稳致远!



来源:《城市轨道交通》杂志2024年8月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