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11月20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60周年座谈交流会(以下简称座谈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座谈交流会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伟亚;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秀明,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董事长裴宏伟,北京轨道交通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广武等出席会议。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王德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琪、张燕友,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丁树奎,原党委副书记张宇,原副总经理于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宏建;原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贺长俊;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王新杰、原党委书记柏贤华、原副院长沈景炎、原总工程师崔志杰等老领导、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传承历久弥新的精神,携手擘画更加辉煌的蓝图。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党组书记王承军在讲话中表示,1965年,北京地铁从零起步,第一代地铁人肩扛手凿,克服技术、资金等重重困难,用4年零3个月建成23.6公里的一期工程,结束了中国无地铁的历史。面向2035年,要将铁军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以“三个着力”续写新的篇章: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着力在进行重大项目建设和强势发展大市场展现新作为;强化实干担当,聚力攻坚克难,着力在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锻造干部队伍,筑牢人才根基,着力在营造平等开放的干事创业环境上实现新提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
宋敏华致辞。他表示,北京地铁的60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从无到有建成879公里运营线路、524座车站,日均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公交分担率高达63%。其背后是几代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坚守,是举全国之力、全国大协作的壮阔,是百分之百自力更生的赤诚,让中国轨道交通事业昂首跻身世界前列。他回顾了60年前城市交通建设面临的“无经验可借鉴、无技术可依托、无设备可应用”三重困境,“举全国之力,全国大协作”成为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第一代建设者怀着“为国建地铁”的赤子之心,肩挑手扛、土法上马,战严寒、斗酷暑,在首都北京的地下开凿出第一条“城市大动脉”,实现了中国地铁“零的突破”,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进入新时代,“智绿融创”已成为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北京地铁开工建设60年积淀的精神财富与人才优势,正为这一理念的落地注入强劲动能。协会与京投公司、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北京城建发展集团长期深度协同,见证了在“智绿融创”领域的率先突破。协会希望北京地铁继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把60年积累的“自力更生”经验、“全国大协作”模式、“人才培育”成果与“智绿融创”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行业;同时,一如既往支持协会工作,共同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助力中国城轨交通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协会也将坚守桥梁纽带职责,全力为北京地铁的创新实践搭建更广阔的展示舞台,积极推广其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共同书写中国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郑毅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董事长裴宏伟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秀明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郑毅,裴宏伟、潘秀明相继作主旨报告,系统回顾了北京地铁60年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追赶到引领的发展历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运营以及安全、科技创新、走向世界舞台等角度擘画了首都轨道交通的发展蓝图,构建了立体化的地铁精神图谱,既展示了轨道历史的岁月温度,又奏响了时代车轮的奋进之音。
老专家精神传承与建设历程分享
宋敏华主持老专家精神传承与建设历程分享环节,从“初创之艰·使命担当”“举国之力·协作攻坚”“薪火相传·精神永续”“薪火接力·新时代担当”等四方面,与王新杰、贺长俊、王德兴三位老领导展开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用饱含历史温度的访谈,还原了中国首条地铁艰苦建设、当年全国大协作的热血场景,把老一辈“地铁人”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坚守不变的行业初心,在行业中历久弥新地传扬。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秀江分享了传承北京地铁精神的感触:首先要守住一脉相承的初心,关键要做出有温度的服务,最终体现为新的贡献。
青年代表发言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武暄作为青年代表发言。他表示,年轻一代不仅是新时代的地铁建设者,更是北京地铁建设60周年这份厚重历史与精神财富的接棒人。线路版图的延伸,是北京地铁精神的赓续、匠心风格的传承,更是几代建设者初心使命的接力传递。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伟亚
郝伟亚在讲话中向为北京地铁建设付出心血的老领导、老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这60年,是北京轨道交通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的60年,是规模化跨越发展的60年,是全面改革创新的60年,是追求优质服务的60年,是大幅提质增效的60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60周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北京轨道交通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牢记初心使命,以老一辈地铁建设者为榜样和楷模,传承优良作风和奋斗精神,以60周年为新起点,为谱写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当天上午,与会嘉宾参观了北京轨道交通展厅,青年代表们前往玉泉路站,在那两棵与北京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古银杏树下,一同见证了60 年的风雨征程。
“轨行甲子”,记录的是奋斗足迹,彰显的是精神传承;“城载未来”,昭示的是宏伟蓝图,呼唤的是创新担当。北京地铁建设将以座谈交流会为契机,铭记历史、致敬先辈,交流互鉴、启迪未来,为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智绿融创新时代城轨交通、谱写首都轨道交通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王博
编辑:余超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