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11月10日-14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协办、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城轨数智化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高研班)在南京地铁马群综合实训基地成功举办。
高研班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会员单位”的宗旨,以培养“智绿融创复合型城轨——新时代城轨”建设所需的数智化人才为目标,邀请了来自行业协会、城轨企业、ICT企业、职业院校、咨询机构等的8位资深专家授课,通过主题报告、学术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有效研修方式,共话新质生产力赋能城轨数智化人才培养。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创新发展部技术总监娄永梅以《智绿融创推动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城轨的内涵特征、主要任务、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分享了“智慧城轨、绿色城轨、融合城轨、国创城轨”四大战略的核心要义和显著成效,为行业提供了“智绿融创 四轮驱动 协同推进建设新时代中国城轨交通”的顶层设计和前瞻思考。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舒淼作《智慧赋能在南京地铁的落地实践》主题报告,深入解析了南京地铁在智慧城轨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战略思考,精准呈现了集团公司以“5G+云数平台”智能底座为基础设施支撑,全面推进智慧运行、运营、运维三大业务板块的创新实践。展望未来,她勾勒了城轨智慧化驱动业务重构,带来组织变革,赋能人才发展,进而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新华三集团培训院长、营销赋能总监郑晓辉以《人工智能原理及城轨交通场景应用》为题,从AI技术原理、大模型运行机制、提示词工程等关键技术徐徐展开,重点讲授了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与此同时,植入了数字员工、智能招聘、知识库构建等在城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生动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城轨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清晰指引。
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任智库董事长卜安洵,围绕《数智城轨新趋势与数智化人才新标准》进行学术交流。他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次浪潮”下的数智城轨新趋势讲起,深入剖析了AI技术推动城轨产业发展的多重创新实践,提出了集数智思维、数智知识、数智技能、数智实践、数智财富于一体的数智人才新标准,以及新人才结构、新组织模式、新培育方式下的城轨育才新模式。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薄宜勇教授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城轨数智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题,以国家战略部署和行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清晰阐释了城轨数智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目标、内容、产教融合运营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列举了深圳地铁-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智能运维实训基地、上海申通地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FAO人才共育基地、南京地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地铁学院等新质生产力下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范本。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部长刘丹分享了《无锡地铁基于“五型平台”建设的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实践》。按照“规划先行、价值聚焦、统筹建设”的顶层设计,无锡地铁研究制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路线,构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人才管理模块,系统打造人力资源数字化“五型平台”,实现了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向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跨越,为城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无锡样本”。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青铁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宇以《青岛地铁数智化人才培养创新思考与探索》为题,分享了青岛地铁以“轨道交通+人工智能”行动为引领的数智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以“1124N”行动方案为顶层规划,通过构建“联创体+实验室+突击队”的研发机制和“三级军团”管理模式,实现了数智人才的分层、高效管理与实战赋能,为城轨行业探索出了一条业务耦合紧密、组织活力迸发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高研班特别设置了专题研讨环节,学员们围绕“智绿融创背景下城轨交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工作要点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分为六个小组展开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讨成果。
通过分组讨论、成果汇报、相互评分和专家点评的立体化研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员的创新思维,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城轨交通数智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与方法。
现场教学选址南京地铁马群综合实训基地,由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咨询及培训学院院长张永慨全程带队讲解。学员们系统观摩了车辆检修、信号控制、站务管理等全流程的实训设施,重点考察了基于“5G+云数平台”的智能运维系统和模拟驾驶实训中心,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结业仪式上,深圳市地铁张宝文作为企业代表、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刘玲作为院校代表先后发言。他们结合研修期间的所学所感,分享了各自在城轨数智化转型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体会。
高研班获得了学员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研修内容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为推进智绿融创城轨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淮安市现代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江苏宁句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长沙穗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微联信号有限公司
山东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中车机辆装备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城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中建青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
北京轨道人才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车智能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供稿:文化和培训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