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周晓勤:加快构建本土化的、具有中国城轨特色的ESG标准体系
最新动态
周晓勤:加快构建本土化的、具有中国城轨特色的ESG标准体系
2025-11-10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协会“4+N”系列成果


编者按

11月7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ESG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大连成功召开。年会以“践行ESG城轨责任 引领可持续发展未来”为主题,深度聚焦城轨交通行业ESG发展实践,热议ESG工作在新时代城轨交通建设征程上的重要作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肯定了ESG专委会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并提出工作建议。


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

过去一年,协会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服务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使命,带领ESG专委会与全体城轨交通企业协同共进,构建了行业首个ESG指标体系,实现了从“空白”到“框架”的突破,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编制了行业首份ESG报告,实践成果从企业“分散”走向行业“整合”,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为行业ESG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立足于“十四五”和“十五五”交替的新坐标,行业需要再次梳理面临的战略机遇与现实挑战,校准城轨交通ESG发展的时代方位。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则加速重塑、绿色贸易壁垒正在生成,随着城轨交通全球协同和国际合作不断深化,ESG是绕不开的“通行证”和“发展刚需”,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本土化的、具有中国城轨特色的ESG标准体系,应对国际规则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重申了实现碳达峰目标、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在“十五五”时期的紧迫性,既对行业ESG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与行业ESG需求深度绑定。从行业特点来看,行业在安全韧性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智慧城轨深化、绿色低碳转型、财务健康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共性问题,各会员单位对于ESG的认识不充分、发展不均衡、介入深度不一致,全行业ESG建设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需求下召开的本次年会,既是一次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动员部署会。协会对推进行业ESG工作提五点希望:


一是锚定政策导向,强化政治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度解读“双碳”战略、交通强国等顶层部署,紧密围绕智绿融创发展方向,推动政策要求转化为ESG工作的行动方案,确保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二是锚定凝聚共识,促进交流互鉴。充分发挥专委会平台和桥梁作用,以更高维度的资源整合能力,策划举办研讨会、行业论坛等交流活动,深化城轨交通企业与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企业的联络沟通,推动提升全产业链的ESG参与深度和工作水准。


三是锚定能力建设,筑牢人才根基。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用”实训体系,培育懂技术、懂管理、懂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行业ESG人才库与专家库,为行业ESG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四是锚定国际对接,提升开放水平。以“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国际地铁组织以及同业间的联络与合作,向世界传递行业ESG发展成就与经验,提升国际认可度、竞争力和话语权,助力中国城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是锚定民生导向,提高社会影响。人民城轨为人民,要围绕民生需求开展ESG建设、讲好城轨ESG故事,打造一批可感知、可体验的ESG示范工程,真正让ESG成果惠及民生,建设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城市轨道交通。


更多精彩:

《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ESG)报告》行业首发丨协会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ESG年会在大连召开



图片
头条速递 (1).png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