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场段白皮书》编制启动及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最新动态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场段白皮书》编制启动及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2025-11-03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协会“4+N”系列成果

图片22.png


2025年10月26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场段白皮书编制启动及研讨会”,在成都盛锴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落实城轨协会“智绿融创”发展纲要的关键实践,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场段建设迈入标准化、系统化推进新阶段,为行业绿色智能升级注入核心动力。



本次启动会特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全国14座城市的50多位专家参与技术研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杰、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副主任方少轩、副主任仝力等领导,以及装备专委会专家张元、李莉、韦苏来、龙育才出席会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北京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重庆地铁、宁波地铁、嘉兴市域铁路、常州地铁、苏州地铁、成都地铁、南京地铁、南宁地铁共计12家业主单位,中铁二院、中铁四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3家设计单位,中车南京浦镇、中车唐山2家主机厂代表参加会议;成都盛锴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全程保障会议推进。会议由装备专委会副主任方少轩主持。



会上,编制组组长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代表张喻围绕白皮书编制背景、核心内容、实施计划及组织架构作详细汇报。汇报内容涵盖智慧场段建设必要性、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技术架构、分级实施思路等核心板块,明确白皮书适用于城轨地铁、轻轨、市域快轨智慧场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将形成菜单式清单供业主灵活选择。深圳地铁、宁波地铁、苏州地铁等单位代表分别分享了智慧场段建设实践经验,为白皮书编制提供了具体案例支撑。


WPS拼图7.png


在草案审阅与技术研讨环节,参会专家与代表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白皮书编制需坚守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突出系统性与包容性;核心架构应紧扣生产核心需求,全面覆盖智慧调度、检修、维修、物资、服务等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需明确功能模块标准化、跨专业融合、实施边界界定等关键问题。同时,专家们建议补充数据标准、既有场段改造规范、效率评价指标等内容,进一步强化白皮书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会议最后,支持单位成都盛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凯、编制组组长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室副主任王生华、装备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郭杰、装备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黎国清先后作总结发言。



杨凯表示,成都盛锴科技有限公司将全力配合装备专委会工作,依托自身在轨道交通安全检测领域的核心技术,为白皮书技术路径设计提供实践支撑,协助组织后续研讨活动,助力白皮书实现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性。



王生华指出,智慧场段白皮书是智慧城轨规划设计的顶层指导与落地参考,不替代规划、设计及标准,无强制性,执行需依托后续标准和专家论证;工作范围聚焦生产及生产辅助领域,经营性需求分层次预留或规范,要响应“智绿融创”的发展趋势,不限制具体技术与设备,最终目标是实现维修2.0升级。



郭杰指出,智慧场段白皮书以车辆段为核心,数字化、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与效益效率的手段。他建议提炼效率、安全等核心评价指标及平台融合相关智慧指标作为建设指引,明确生产管理系统核心,关注各类系统的完整性、数据互通与整合并提炼指标。



黎国清指出,白皮书编制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城轨场段面临规模大、专业杂、效率待提升等挑战,亟需通过标准化指引整合资源。他强调,编制工作需汇聚行业智慧,兼顾不同城市、不同场段的差异化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建议编制组联合科研机构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后续工作,编制组明确三点推进计划:一是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完善白皮书大纲,细化场景内容与分级实施标准;二是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编制工作,保障白皮书的顺利发布;三是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未来将结合技术发展与实践需求迭代升级白皮书内容。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场段白皮书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各参与单位将协同发力,凝聚行业共识,推动智慧场段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迈向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行业力量。


供稿:技术装备专委会




图片
头条速递 (1).png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