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9月19日,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分论坛一——大师论坛在青岛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及省市设计大师齐聚一堂,从规划设计、建造技术到运维创新,全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论坛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承办,分为三个阶段,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高质量发展与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与存量技术三大议题,由协会副会长仲建华、天津市设计大师黄桂兴分别主持。
主持人仲建华
主持人黄桂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海波以《低成本建造轨道交通的思考》为题,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视角,深入剖析了设计优化、材料创新与施工组织对成本控制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功能模块化设计”与“施工工艺革新”的实践案例。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升桥在《单轨桥梁轻量化技术与发展》报告中,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创新与标准制定成果,推动中国单轨技术走向世界前列。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秀仁则以《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BIM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模块化设计等技术在装配式车站中的落地应用。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史海鸥在《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探讨》中,提出“全要素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从工程建设、运营服务、环境影响等多维度构建量化指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于松伟在《城轨,从“技术系统”到“开放的技术社会复杂巨系统”》报告中,强调城轨应置于社会经济大背景下,融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要素。
国家级技能大师孙景南以《焊花绚烂 初心如昨》讲述了三十年焊接生涯的坚守与匠心传承。
国家级技能大师张杰则分享了《从跨座式单轨道岔国产化到智慧运维升级》的实践经验,展示了从技术攻关到标准制定再到智慧运维的完整链条。
广东省设计大师农兴中在《新形势下规划设计助力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探索与思考》中,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创新及数字化转型实践。
上海市设计大师陈文艳在《软土地层轨道交通结构暗挖建造技术体系及发展方向》报告中,分享了“管幕-冻结”复合支护技术等在软土地层施工中的应用。
深圳市设计大师李爱东以《面向“存量轨道”的技术发展实践与展望》为题,探讨了既有轨道设施更新升级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
本次大师论坛汇聚了行业顶尖智慧,十位大师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维、从技术创新到成本控制、从增量建设到存量优化,全方位勾勒了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未来,CAMET论坛将继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深入贯彻《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推动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轨道交通行业迈向更智慧、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
大师论坛直播回放
扫码观看
更多CAMET论坛精彩内容
见人民城轨2.0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