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CAMET论坛 | 分论坛六:“轨道+低空”协同发展,构建立体交通新生态
最新动态
CAMET论坛 | 分论坛六:“轨道+低空”协同发展,构建立体交通新生态
2025-09-203


9月19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低空交通分会(筹)和中国通号联合承办的CAMET论坛之“城市轨道交通与低空交通协同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分享前沿思考和实践成果,共同探讨“轨道+低空”协同发展的智慧交通新生态。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广厚,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装备研究三处副处长田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协会副会长、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力平,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万宝华,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芦睿泉,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赵玥珑,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毅,北京理工大学高美静教授等出席论坛。协会副秘书长王飚主持会议。

 image.png

芦睿泉


芦睿泉代表青岛地铁致辞发言。他表示,低空交通作为新交通业态,代表着交通发展的新方向,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体现。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依托协会资源,推动协同创新,深化交流合作,共建低空交通生态体系。二是发挥轨道交通产业基础优势,率先在民生领域推广典型场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凝聚共识与合力,加快研究制定标准与规范,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image.png

万宝华


万宝华作为“低空交通分会”发起人单位致辞表示,中国通号立足智能运控核心技术优势,坚定发展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在培育发展低空空域管控业、无人机制造业、服务运营业,以此构建低空经济生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贡献。中国通号愿利用多年积淀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积极投身“低空交通分会”的筹建及后续运营管理工作,切实以强有力的政治责任担当,推动“轨道+低空”更好更快地协同发展,全面助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image.png

宋敏华


宋敏华致辞表示,低空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范式,是我国交通体系从地下、地面向低空延伸的自然规律发展,正从理论构想走向实践探索,协会将全力推动低空交通分会于年底前完成组建。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城轨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主动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争取成为低空交通运营主体。二是城轨产业链核心企业,应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在政策制定、标准规范及项目试点中融入轨道交通技术要素,提升行业话语权。三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研究并制定低空交通标准体系及规范指南,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image.png

尤肖虎


尤肖虎致辞表示,低空交通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与交通体系。他指出,低空通信网是构建低空空域管控系统的必备根基,针对低空通信点对点通信缺少统筹机制、蜂窝通信对空覆盖站址密度大、邻区关系复杂、成本高等痛点,将积极探索6G新型全频谱无蜂窝技术,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为低空交通的规模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王飚副秘书长主持


会上,来自相关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围绕“轨道+低空”协同发展的政策解读、技术创新、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为行业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


image.png


黄力平作《深圳地铁发展轨道+低空物流探索与实践》演讲,介绍了“轨道+低空物流”的应用实践,展示了如何利用轨道交通网络优势,构建高效、低碳的城市物流新体系。


image.png


张广厚分享了《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的几点认识》,从国家政策与规划层面,系统阐述了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image.png


田野以《我国低空产业发展形势、现状与展望》为题,分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突破方向,提出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低空装备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image.png


邢毅作《城市轨道交通与低空交通协同发展的思考》演讲,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低空交通协同发展的基础,以及拓展产生“经济增量”,介绍了中国通号在低空领域的探索,以及与青岛、重庆、合肥、石家庄等多地业主单位开展“轨道+低空”的实践应用情况。

image.png


芦睿泉以《青岛地铁轨道与低空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青岛地铁正积极探索,发挥自身资源禀赋,赋能低空交通产业,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image.png


郜春海作《AI与低空经济新质交融,构建“低空+轨道”协同发展生态》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空域资源优化、运行安全管控、实时感知识别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为构建智慧交通生态系统提供了发展新思路。

image.png


赵玥珑以《拓展轨交+低空多元场景 探索降本+增效新质路径》为题,分享了“轨道+低空”多元场景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以及不同场景下的投资回报特点和运营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商业化运营方案。

 

image.png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科创处处长戴融分享了《合肥轨道低空经济探索与思考》,介绍了合肥轨道交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重点分享了无人机巡检、低空监测、智能监测等方面的市场应用。


image.png 

北京理工大学高美静教授作《多源信息智能融合技术及其在无人机探测中的应用》演讲,介绍了在传感器数据融合、目标识别跟踪、态势感知预警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成果,为低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轨道+低空”是今年CAMET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低空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业态的战略方向,更是行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内生动力、构建可持续增长“第二曲线”的重要路径。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端的行业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凝聚了共建“轨道+低空”协同发展的行业共识,对推动技术攻关、产业协同、标准制定、场景应用以及产业链企业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为我国城市综合立体交通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头条速递 (1).png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