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以 “创新破局 迈向城轨发展新阶段” 为主题
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
(MetroTrans 2025)
紧锣密鼓筹备中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
共赴互利共赢之约
500 余家全球知名企业将携智而来
城轨前沿科技抢“鲜”看
温州市铁投集团
展位号S5201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投集团”)成立于2011年4月,主要承担温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关联产业培育及技术研发等“五位一体”建设职能,是温州首家获双AAA资信等级认证的市属国有企业。成立以来,铁投集团始终秉持“幸福轨道,通达美好”的初心使命,锚定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目标,探索实践“国家示范工程”,主导或参与金温扩能改造、乐清湾铁路、市域铁路、杭温高铁等20余个重大项目建设,先后荣获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模范集体等省部级荣誉110余项,市级荣誉430余项。
一、关键技术
二、绿色装备
市铁投集团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装备研发与应用,降低车辆综合能耗,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温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展位号S5201
温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股权投资、供应链、数字创新、广通商、城市服务及新能源投资建设等领域。
一、股权投资业务
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前沿领域进行战略投资,深度布局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环节,参与核心研发与生产体系,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助力合作企业在高成长赛道抢占先机,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战略支撑。
二、供应链业务
覆盖北京、河北、内蒙古、上海、安徽、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省内外市场,涉及声屏障、道砟垫、钢坯、钢材、石油焦及算力服务器等供应链业务,通过资源整合与渠道建设,为产业链客户提供全链路贸易服务,驱动多元产业协同发展。
三、数字创新业务
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光伏项目数据可信平台,基于数据资产化路径,推动绿色资产转化为金融产品,为合作伙伴提供创新流动性解决方案,引领绿色金融实践。
四、广通商业务
开发轨道沿线商铺、土地、广告资源,通过高附加值经营模式,为商业伙伴释放轨道交通空间价值,打造资产增值标杆。
五、城市服务业务
涵盖轨交物业、住宅、商写、餐饮及工程代建,打造智慧服务体系,通过科技赋能与标准化运营,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温馨的生活服务解决方案。
中铁通轨道运营有限公司
展位号S5201
中铁通轨道运营有限公司是由两家央企(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一家地方国企(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专业从事铁路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国有全资企业,是国内首家“中字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成立于2017年1月19日,总部设在温州。目前拥有员工1600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8%,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占比48%,温州机电行业专家8人,温州机电行业技术带头人12人,浙江省青年工匠9人,中高级职称97人,持有国家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证书24人,温州市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8人。
作为国内首家由地方轨道交通投资管理公司与参建单位合资成立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铁通”品牌的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逐步显现,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业务涵盖了轨道交通全设备专业,包含工务、房建、结构、牵引供电、电力、风水电、站台门、通信、信号、综合监控、AFC、工程车等专业。
未来,中铁通公司将朝着综合维保、工程施工、技术咨询、检验试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器具和故障件维修以及轨道交通产品研发等七大方向发展,致力成为行业一流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
一、基于PLC控制的智慧照明控制系统
利用通信技术与前沿的控制算法,搭建一套用于车站照明的智能管理与集中监控系统。通过深入探索并优化控制算法与策略实现精准调控照明亮度,从而有效达成节能降耗目标。同时,融入智能运维机制,实时追踪设备状态,及时进行故障预警,大幅提升照明能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该系统是一种融合了 PLC、智能照明模块、网关、调光驱动器、照度传感器以及人机交互组态的控制系统。通过KNX协议与Modbus协议充分结合运用,能够依据不同区域功能特性,精准实现自定义分区管控,无论是人员密集的站厅、列车往来的站台,还是相对私密的卫生间,各个区域的照明都能按需设定,互不干扰。该系统的成功研发,有力地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绿色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
二、电力载波智能照明系统
该系统采用交流电力载波控制技术,利用自研的调光模块调制控制信号,通过灯具电源线路传输,可将控制信号传导至每个灯具驱动电源。
系统控制软件功能强大,支持电子地图控制,可通过地图框选灯具进行亮度、模式编辑、灵活分组,操作简单便捷,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系统还具备多种模式设定功能,可进行单灯控制、多灯控制、回路控制、分区控制、模式控制、传感器自动控制。能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环境条件,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模式。
该套系统已在温州市域铁路S2线部分区域进行应用测试,总的来说,这套智能照明系统节能效果显著,功能强大,能有效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和巡检成本,提升运营品质。相信在未来,它将为更多的地铁线路带来智能化的照明体验。
三、站台安全防护装置
采用视觉检测技术,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取代人工视觉,实时监控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空隙。当有异物阻断特征光带时,系统运用图像处理算法识别异物的存在。此外,该系统的光源有效射程更远,使得每侧站台仅需安装一组站台安全防护设备,从而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
2025年上半年,新一代站台安全防护系统历经超过四十万次的严格测试,完成了软件漏洞的修补以及硬件性能的提升。
四、轨道交通信号多功能教学实训平台
该实训平台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以工业一体机为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界面,以信号单元电路为控制对象,以智能化、一体化、模块化、虚实结合等原则开展系统设计与研发,最终实现信号单元电路故障设置、评分评价、引导教学应用以及信号联锁关系模拟仿真教学应用,并预留信号电路故障处理自学习功能为未来构建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提供数据保障。通过这一系统,员工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密性,深入理解各种信号设备的原理和功能。在虚拟的实操环境中,员工们能够大胆尝试、反复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故障排查能力。这种“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培训方式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五、脉冲喷吹滤筒清灰机
产品概述:
随着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钢轨打磨车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维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钢轨打磨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集尘过滤器的清理成为一项重要且频繁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清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环境污染和作业人员健康风险等问题。为此,我们研发了一款“脉冲喷吹滤筒清灰机”,旨在高效、环保地清理钢轨打磨车的集尘过滤器,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产品亮点:
1.高效清理:采用脉冲喷吹系统和旋转翼设计,能够快速、彻底地清理滤筒表面的粉尘,清理效率提升50%,滤筒使用寿命延长。
2.自动化操作:配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清灰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3.环保设计:全密封结构设计,有效防止粉尘外泄,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降低尘肺病风险。
4.节能降耗:设备运行过程中噪音低、振动小,免润滑设计,节能环保。
5.紧凑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合在有限空间内安装使用,便于移动和操作。
6.提升作业效率:效率提升50%。
7.降低维护成本:有效延长滤芯使用寿命。
8.环保健康:减少粉尘外泄,降低作业人员患尘肺病的风险,符合环保要求。
9.操作简便: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只需定期检查脉冲阀、喷吹管等部件的完好性。
适用场景
本产品专为钢轨打磨车集尘过滤器的清理设计,适用于铁路维护、工业除尘等领域,尤其适合需要高效、环保清理滤筒的场合。
兰普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展位号 S5201
兰普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乐清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及工业电气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公司为高铁、地铁等轨道车辆提供智能照明系统、一体化司机操纵台、车用电源控制箱等关键配套产品,同时为工业领域提供集装箱储能配电柜、智能高低压控制柜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凭借现代化生产基地、专业研发团队及从设计开发到检测认证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公司与中国中车等行业龙头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持续为轨道交通及工业领域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与技术创新服务。
兰普电器邀您共赴MetroTrans 2025!作为轨道交通行业创新者,我们将带来智能配电与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与全球伙伴共绘智慧交通新蓝图。期待与您相聚这场行业盛会,携手推动高效低碳的未来出行!
一、智能顶板灯
(一)型号
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东调段增购工程车辆采购项目(科研车)LPCY442-01
(二)主要参数
光源:LED(红,绿,蓝);
供电:集中电源;
寿命:50000h。
(三)特色及亮点
智能顶板灯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模块与可编程灯板组成,融合智能传感技术。它不仅能无缝呈现车厢顶板的静态或动态灯光图案,更能实时编辑灯光效果并运行多种情景模式,打造沉浸式氛围。在关闭状态下,灯体表面完美融入内饰,光孔完全隐藏 ,保持空间整体美观。
二、电气柜
(一)型号
温州S3项目智能电气柜
(二)主要参数
1、系统电压:750V/1500V
2、最高电压:900V/1800V
3、控制电压:DC110V
4、输入电压:AC220V
5、额定电流:80A-200A
6、功耗:<100W
7、输入范围:0-30V/77-137.5V
8、逻辑控制:可编程
9、能量管理:制动/回馈
10、保护机制:短路/过压
(三)特色及亮点
三、司机台
(一)型号
全自动无人驾驶司机台
(二)主要参数
1、材质:玻璃钢/碳纤维;台体/铝合金结构
2、盖板:锁闭防误触
3、紧急装置:停车/报警按钮
4、故障诊断:显示/报警/定位
5、显示内容:车门/信号/制动
(三)特色及亮点
全自动无人驾驶司机台采用U型布局(左右边柜加主台设计),以碳纤维材料为翻盖板,实现轻量化,高强度要求。内装预埋铝合金骨架,满足UIC 651视野标准及GB/T 6769人机工程要求。满足IP45防水防尘要求。符合EN 45545防火、TBT 3139有害物质限量和IEC 61373抗冲击振动标准。
四、加热座椅
(一)型号
温州项目
(二)主要参数
输入:AC220V
加热片工作电压:DC24V
额定功率:250W
温度调节范围:0℃-60℃
漏电保护:30mA 0.1S保护
过温度保护:40℃
(三)特色及亮点
1.集中远程控制多张座椅,也可单张座椅自控功能;
2.市电经隔离电源,输出DC24电压给加热片供电,符合GB 4706.1中安全低电压SELV要求;
3.安全防护:输入端有漏电保护器、座椅上有接地柱与大地连接、有过温度保护功能;
4具有故障智能反馈功能。
浙江贝尔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展位号 S5201
浙江贝尔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合金钢组合辙叉、道岔、尖轨、基本轨、护轨等铁路器材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陆续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和CRCC认证。公司拥有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1个。
一、焊接式翼轨加强型合金钢组合辙叉
主要性能特点 :
1. 容许通过速度:V≤160km/h;
2. 辙叉心轨和辙叉有害空间范围翼轨采用高性能贝氏体合金钢段材料制造,实现心轨与翼轨同材料等强度同寿命设计理念;
3. 高性能贝氏体合金钢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强,辙叉使用寿命较既有产品延长2倍以上;
4. 辙叉端头钢轨材料与线路钢轨材质一致,可以与线路钢轨焊接,满足无缝线路的焊接要求;
5. 可根据客户要求灵活生产不同钢轨类型、不同道岔型号的配套焊接式翼轨加强型合金钢组合辙叉。
合金钢组合锐角辙叉主要性能特点:
1. 心轨采用高性能贝氏体合金钢材料制造,实现高强度长寿命设计;
2. 辙叉可以与线路钢轨焊接,满足超长无缝线路的要求;
3. 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不同钢轨类型、不同道岔型号的配套辙叉;
主要应用:用于道岔菱形锐角部位,可替代同号码的锐角高锰钢辙叉,国铁及城市轨道上大面积使用
合金钢组合钝角辙叉主要性能特点:
1. 心轨采用高性能贝氏体合金钢材料制造;
2. 翼轨易磨耗段镶嵌高性能贝氏体合金钢材料;
3. 在易磨耗部位采用贝氏体合金钢材料,实现高强度长寿命设计。
4. 辙叉可以与线路钢轨焊接,满足超长无缝线路的要求;
5. 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不同钢轨类型、不同道岔型号的配套辙叉;
6. 主要应用:用于道岔菱形钝角部位,可替代同号码的钝角高锰钢辙叉。
7. 在主要城市地铁站头折返位置菱形交叉上应用:杭州地铁4号线;重庆地铁5号线等等;
8. 国铁编组场使用,如:昆明编组场;武汉东编组场等
主要应用:用于道岔菱形钝角部位,可替代同号码的钝角高锰钢辙叉。
国铁及城市轨道上大量使用。
二、整体铸造滑床板
1、采用强度更高的16Mn材料铸造成型;
2、产品通过了疲劳试验;进行强度极限破坏实验,相比焊接结构提升40以上;
3、解决既有焊接滑床板滑床台开焊、断裂现象;
与既有焊接结构滑床板能够实现完全互换。
浙江国创科技有限公司
展位号 S5201
浙江国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省级数字化服务商。公司以“智慧轨道·数字智能”为使命,依托在通信系统集成与信号运维交付领域的深厚积淀,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AR/VR等新兴技术赛道,打造全场景覆盖、多专业协同的智慧运营与智能运维平台产品,助力轨道交通行业实现数智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浙江国创科技有限公司将携六大核心产品亮相MetroTrans 2025,诚邀您前来共绘行业新蓝图,开拓合作新空间。
一、信号智能运维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智能运维系统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实现车载、ZC、联锁、ATS、DCS 等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智能诊断与高效维护,全面提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运营效率。
系统全面采集、实时监测信号系统设备数据,形成动态数据库,为智能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对设备运行趋势进行建模,提前识别潜在故障风险,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降低突发故障率。结合专家知识库和深度学习技术,自动定位故障原因并提供维修建议,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维护效率。结合三维可视化界面展示设备状态、故障统计及运维工单,辅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系统运行情况,实现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系统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杭州、宁波、天津等全国多个城市共40余条线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营保驾护航。
二、多专业智能运维平台
多专业智能运维平台通过对轨道交通全域数据的深度融合与精细化治理,为跨专业故障诊断提供精准支撑,推动维修决策的智能化升级,依托平台构建跨专业、跨部门的高效协同响应机制,实现多专业线网综合运维的智能化、一体化运作。
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融合多专业数据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及推理算法促进业务的精准化分析和科学化决策,实现跨专业故障诊断;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设计开发,构建运维知识库、运维助手等多种形态的轨交运维智能体,为智慧化维修、检修规程优化注入“智慧基因”;与OA管网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联动设备监测与维保生产业务,实现人员、设备、生产管理流程综合联动闭环。
平台创新性地采用 “单专业线路 — 单专业线网 — 多专业线网” 的三层递进式架构路径,深度耦合各专业数据与业务场景,强化跨专业协同效能,构建行业领先的多专业智能运维体系。推动设施设施从传统的计划修、故障修到状态修,从依赖人工经验的故障处置到AI驱动智能决策的双重跨越式升级,为轨交智能运维提供全新生态与行业标杆。
三、空轨一体化巡检平台
空轨一体化巡检平台为集远程控制、自动化任务编排与下发、AI能力接入等集中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控平台。平台深度融合了AI分析技术,能够自动分析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影像及热成像数据,精准识别接触网/轨行区异物、巡检区域火情及烟雾、红线范围内违停和重型机械作业、偷倒渣土工程车、接触网装置鸟窝、轨旁主导电回温、柜体异常开启状态、轨旁标志标牌完整性、人员安全帽佩戴、人员反光衣穿戴情况、人员入侵行为共12类安全事件,实现无人化、高频次安全巡检,复杂情况下巡检精度提升30%,整体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5-10倍。同时平台也具备对接外部平台能力,现已对接轨道运维管理平台(EAM),能够将AI识别的隐患派发工单至相应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处置,实现隐患的处置闭环。
针对市域铁路地形崎岖、业务繁杂、环境复杂等痛点,建成浙江省首个空轨智能监测网,通过布设3处无人机机巢,预设46条自动飞行巡检航线,研发12种AI图像识别算法,形成覆盖15公里线路的“空中+地面”立体巡检体系,打造空轨一体化巡检平台。
基于该项目进行的案例申报和技术研究已在浙江省内及交通行业获得诸多成果,包括获评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入选202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需求评审,即将进入“揭榜挂帅”阶段。
四、运营一体化管理平台
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聚焦运营专业管理、资源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和乘客服务管理四大核心板块,集成人财物、合同以及门户等系统平台,打造充满“智慧”的运营管理一体化平台。
平台满足运营各专业日常工作需要,为司乘人员提供一键排班功能,同时接入出退勤一体机,管理指纹登录、人脸识别、酒精测试、三交三问数据,全方位保证司乘安全。辅助调度人员高效管理接发车、调车、运营前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行车安全第一要素。助力客运人员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基于低代码平台能力,实现台账报表快速搭建与自定义修改。全线网施工调度系统实现计划提报、冲突检测、作业请销点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资源配置效率,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通过打通物资、资产、设备维修维护三大系统,平台实现设备“采购—入库—维护—维修—报废”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以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修为宗旨,构建可视化巡检和智能化维修,工班人员通过扫描现场设备二维码,即可查询设备信息,查看巡检及维修记录。助力推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业务全面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发展!
五、安防集成平台
轨道交通安防集成平台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的一体化智能安全管理平台,通过集成视频监控、门禁报警、消防联动、安检设备等子系统,实现全域安全风险的一屏统管、一图统览。平台采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实时监测人员异常行为、识别危险物品,并自动触发多级预警机制;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历史安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安全态势的智能预测与风险评估。在应急响应方面,平台内置标准化预案库,支持多系统智能联动,可快速调取周边监控、自动控制门禁、启动应急广播,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此外,平台还具备完善的运维管理功能,支持全流程数据追溯和可视化展示,满足等级保护等合规性要求。平台目前已通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检测认证,并于温州市域铁路S2线成功应用,为运营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
六、智能客服平台
智能客服平台整合大模型技术,充分利用其在语义解析、情绪识别及持续学习方面的优势,实现意图识别、知识库收集、对话生成、资源整合和对话分析功能。可有效解析长篇文本中的复杂信息,准确理解用户的问题,并生成贴切、自然的回应。通过预测分析,大模型能预先准备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充分赋能热线坐席和企业管理等多重业务场景。针对轨道交通领域打造的智能客服系统现已覆盖温州铁投公众号、温州轨道APP等多个交互渠道,为乘客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自智能客服平台上线以来,凭借全天候的在线服务,确保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准确的轨道交通资讯,解答准确率高达95%,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随着自助服务量稳步增长,目前已占线网总咨询的20%,显著减轻了热线客服的压力,热线的人力成本减少了8%。同时,平台具备自我学习和优化的特性,能根据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对外部培训和监督的依赖,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9月18—20日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不见不散!
组委会
参展及赞助咨询
田甜 010-83935792
15901234263
tiantian@railvision.cn
李论 010-83935791
18600104403
lilun@railvision.cn
祁继 010-83935790
13811845831
qiji@railvision.cn
丁桥 010-83935725
15011422050
dingqiao@railvision.cn
论坛咨询
陈岩 010-83935796
13717655325
chenyan@railvision.cn
活动咨询
李新月 010-83935794
15738752019
lixinyue@railvision.cn
媒体咨询
潘奕婷 010-83935767
18210449056
panyiting@metromedia.vip
贺飞 010-83935773
13641226399
hefei@metromedia.vip
设计搭建咨询
温兴林 010-83935721
18910839630
wenxinglin@railvisio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