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避暑胜地”。但你是否遇到过车厢里“冰火两重天”的体验?为何同一列车不同区域温度不同?地铁空调如何“未卜先知”调节温度?轰鸣的噪音背后又有哪些降噪“黑科技”?
本期人民城轨带你揭秘地铁空调的智能调控系统,从分区控温到AI预测调温,从静音设计到节能环保,用科学解答你的“体感困惑”!
分区控温是根据地铁列车车厢位置,对客室空调温度进行分区控制的手段。
按照强冷、弱冷两种模式对列车分区管理,这样能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对温度的需求。
为方便乘客选择,实行分区控温服务的线路在各站点站台门张贴了引导标识,列车内部显示屏显示内容同步更新。
“智能预测调温”在地铁空调中是如何实现的?
A
通过AI算法+大数据可精推实现该功能。目前广州地铁18号线的空调系统已接入城市交通大数据,能实时分析站点客流预测、天气变化(如高温预警)和列车运行时刻表。
根据客流情况提前调节车厢的制冷功率,避免乘客涌入时的闷热感。这种“预判式调温”比传统传感器反馈控制快3-5分钟,能耗却降低15%,实现 “冷热先知,精准服务”。
地铁空调如何减少运行噪音?
A
目前地铁系统通过多层技术进行降噪。
例如上海地铁14号线采用消音型空调风道,内壁覆盖航空级隔音棉,风道弯头处设计导流叶片减少气流撞击噪音;压缩机和风机加装磁悬浮轴承,运行噪音较传统滚珠轴承降低12分贝(相当于减少一半噪音)。
成都地铁通过优化出风口角度降低风声,噪音敏感度下降40%。
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将于9月18日-20日在青岛市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举办,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示会。
展示内容将包含历史介绍、科普视频、科研专项、科普丛书、模拟驾驶、成果案例集展示、站场及列车模型及现场交流活动等。
想要获取更多科普内容,欢迎关注MetroTrans 2025科普展。
更多精彩:
科普丨"秒级对话"、智慧环线、车门防护?原来地铁里隐藏了这么多黑科技→
科普丨丝滑进站、5G公专网、指令“空中达”?原来地铁里隐藏了这么多黑科技→
————————
编辑:闫策
视频:人民城轨
审核:王博、王柏晶
关注人民城轨
每周五进行【科普】栏目更新
扫码关注人民城轨抖音号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加入
与更多城轨科普爱好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