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标准 | 中低速磁浮交通标准
最新动态
标准 | 中低速磁浮交通标准
2025-06-193



本期标准

中低速磁浮交通标准


T/CAMET 08001—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T/CAMET 08002—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道岔系统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T/CAMET 08003—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悬浮架 通用技术条件


T/CAMET 08004—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电磁铁


T/CAMET 08005—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简要介绍01

T/CAMET 08001—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目次:

(滑动查看更多)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

4.3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和要求

4.4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5. 与线下工程的交接

5.1 交接的规定

5.2 线下及接口工程交接

6. 铺轨测量

6.1 一般要求

6.2 测量的验收

7. 轨道结构

7.1 一般要求

7.2 轨排铺设

7.3 混凝土承轨台

7.4 钢制承轨台的加工

7.5 钢制承轨台的安装

7.6 轨排接头安装

7.7 轨道精调

8. 轨道附属设施

8.1 线路及信号标志

8.2 车挡

8.3 轨道接地

9. 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9.1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

9.2 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

9.3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

附录A(资料性附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记录

附录I(资料性附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前言:
  • 本规范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规范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吉良、孙爱田、刘炜、龙志强、吴峻、张学山、田苗盛、袁悦、吉敏廷、刘顺嘉、王红霞、曾国锋、王文飞、杜昆、李学友、刘强、安孝、杨登峰、孙晨、刘玲芝、梅光宇、杨其振、刘道通、蒋建湘、袁亦竑、朱志伟、王国强、吉文、严培良、常文军、贾海军、周文武、冯新兆、胡爱峰、罗世辉、梁潇、袁建军。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低速磁浮交通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与线下工程的交接、铺轨测量、轨道结构、轨道附属设施和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轨道工程(不含道岔)的施工质量验收。

简要介绍02

T/CAMET 08002—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道岔系统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目次:

(滑动查看更多)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5.3 工程质量验收基本要求、组织形式及验收记录的填写要求

6.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

6.1 一般规定

6.2 开工前道岔施工单位准备

6.3 道岔基础交接

6.4 道岔基础安装验收

6.5 道岔结构安装验收

6.6 驱动装置安装验收

6.7 锁定装置安装验收

7. 电气控制系统验收

7.1 控制柜安装

7.2 布线槽、管

7.3 配线

7.4 限位开关安装

7.5 电动机接线检查

7.6 接地与放雷

8. 接口验收

8.1 主控项目

9. 外观验收

9.1 一般项目

10. 安全防护装置验收

10.1 主控项目

10.2 一般项目

11. 调试验收

11.1 单机调试

11.2 系统调试

11.3 联合调试

附录A(规范性附录)验收资料参考格式

前言:
  • 本规范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规范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规范起草单位:同济大学、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曾国锋、吉敏廷、王红霞、牛均宽、张耀红、刘炜、杨森、严培良、田苗盛、赵东亮、杨其振、朱志伟、袁亦竑、刘道通、叶丰、代继龙、吉文、陈浩、孙晨、刘玲芝、安孝、梅光宇。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低业交通道岔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项目、验收要求、验收方法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最高速度不超过120km/h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低速磁浮交通道岔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简要介绍03

T/CAMET 08003—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悬浮架 通用技术条件



目次:

(滑动查看更多)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条件

4.2 线路条件

5. 悬浮架组成

5.1 悬浮架结构

5.2 悬浮模块的组成

5.3 防侧滚梁结构

6. 要求

6.1 一般要求

6.2 性能要求

7. 检验与试验方法

7.1 试验项目

7.2 试验方法及判定

8. 检验规则

8.1 试验分类

8.2 例行试验

8.3 型式试验

9. 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

9.1 标志

9.2 包装

9.3 贮存

9.4 运输

10. 质量保证

前言:
  •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广山津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和顺电气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崇义恒毅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世辉、马卫华、肖守讷、刘耀宗、赵志苏、李杰、郑宝奎、姚生军、王永刚、罗华军、高定刚、徐俊起、郭柏龄、杨勇、黄翠英、王俊平、孙晨、刘玲芝、朱均、徐银光、李艳、鄢巨平、刘树洪、李恒利、胡基士、陈邦明、崔恒斌、张泽华、梅光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悬浮架的使用条件、组成、要求、检验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与质量保证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悬浮架的设计、制造及验收。

简要介绍04

T/CAMET 08004—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电磁铁



目次:

(滑动查看更多)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组成

5. 环境条件

6. 要求

6.1 一般要求

6.2 性能要求

7. 检验与试验

7.1 试验项目

7.2 检验与试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8.1 试验分类

8.2 型式试验

8.3 例行试验

9. 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

9.1 标志

9.2 包装

9.3 贮存

9.4 运输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株洲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志强、陈贵荣、张益晨、李杰、吴峻、孙晨、王永刚、刘曰锋、肖健、辛本雨、许义景、田奎森、郁振鹏、刘玲芝、梅光宇、罗华军、佟来生、张文跃、阮思维、张蕾、方亮、吴顺海、刘毅、张正红、闵多、尹龙、林国斌、刘万民、严培良、魏德豪、马卫华、胡俊雄、黄翠英、王俊平、王丽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电磁铁的环境条件、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电磁铁的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

简要介绍05

T/CAMET 08005—2018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



目次:

(滑动查看更多)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5. 外观检查

6. 起吊性能检查

6.1 检查目的

6.2 检查条件

6.3 检查内容

6.4 判定标准 

7. 耐压性能试验

7.1 试验目的

7.2 试验条件

7.3 试验内容

7.4 判定标准

8. 空气制动管路气密性试验

8.1 试验目的

8.2 试验条件

8.3 试验内容

8.4 判定标准

9. 液压管路密封性能试验

9.1 试验目的

9.2 试验条件

9.3 试验内容

9.4 判定标准

10. 车体和外部设备箱体水密性试验

10.1 试验目的

10.2 试验条件

10.3 试验内容

10.4 判定标准

11. 安全措施和安全设备检查

11.1 检查目的

11.2 检查条件

11.3 检查内容

11.4 判定标准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益晨、王永刚、黄翠英、陈祎格、张雯、陈贵荣、孙晨、刘玲芝、王俊平、王丽艳、安孝、梅光宇、尹龙、胡俊雄、魏德豪、赵东亮、罗华军、阮思维、肖健、杨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组装后、编组前的检查与试验项目、内容及判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组装后、编组前的检查及试验。

如何获取
 ?


· 线上预览:协会会员单位可通过协会网站——标准中心——标准信息平台进行线上预览,不支持下载。

· 实书购买:点击阅读原文,跳转中国铁道出版社天猫旗舰店,进行购买。




更多精彩:

标准 | 现代有轨电车标准

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LTE—M)设计、工程规范团体标准

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LTE—M)测试规范团体标准

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LTE—M)设备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标准 |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LTE—M)接口规范团体标准

    ———————————

    编辑:闫   策
    审核:标准部



    扫码关注人民城轨抖音号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加入人民城轨交流群 

    获取城轨行业一手资讯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