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观点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合作的经验与未来
最新动态
观点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合作的经验与未来
2025-06-123

【编者按】

5月2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东盟城市轨道交通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这是协会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与东盟城轨交通领域深度合作的重要举措,旨在统筹行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助力中国城轨交通技术、标准、产业“走出去”,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与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合作迈向了新的阶段。


同期举办的中国城轨交通企业与东盟同业交流研讨会上,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唐竹发表题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合作——经验与未来》的主旨演讲。



演讲概要
— summary —


中国 - 东盟轨道交通合作背景与项目案例


越南河内吉灵-河东线作为典型案例,是中国 “一带一路” 与越南 “两廊一圈” 对接的示范项目。北京地铁参与该项目全周期,包括制造13列电动客车、提供运营咨询服务及培训213人次越南技术人员。该项目已于 2021年全线运营,完善了河内交通网络,提升了中国轨道交通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经验总结与发展建议


长期布局与互利思维:海外项目需从全产业链和生命周期系统规划,以 “时间换空间” 实现互惠共赢,中国技术与装备可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技术自信与周密规划:依托国内成熟经验保持标准自信,同时通过充分调研和预算冗余应对复杂环境,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信任建立周期。


全产业链协同出海:单一企业难敌国际竞争,整合技术、装备、管理全链条资源 “组团出海”,借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东盟城市轨道交通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推广中国标准,形成规模与体系优势。




(演讲PPT部分展示)



———————————

来源:中国城轨交通企业与东盟同业交流研讨会

编辑:余超婧

审核:东盟合作委




码加入社群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