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五年时光,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却在智慧城轨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全行业践行 “交通强国、城轨担当” 使命,锚定《纲要》“两步走” 战略目标,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让 “1-8-1-1” 蓝图从愿景变为实景,收获了累累硕果。
贯彻落实包叙定创始会长:“要把会议开成建设智慧城轨征途上一次奋进再出发的工作部署会、提质跃升的誓师动员会、励志励行的团结奋斗会”的“智慧城轨2025青岛现场会”圆满落幕,这是在《智慧城轨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第一阶段目标年、是《纲要》实施 5 周年以来最重要、也是包叙定创始会长寄予厚望的会议。作为《纲要》编制和智慧城轨建设的参与者,回首五年征程,感慨万千,在回味会议成果之余,尚有未尽之言,略叙数语,与业界同仁分享。
更多精彩:
城市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城市人民生活重要的基础性服务行业,协会以“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使命感,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轨交通深度融合,以智能智慧化赋能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一)破冰之举:纲要绘就新画卷。
2018年4月18日,协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加快发展的形势,召开 “智慧城轨和智能装备技术发展方向研讨会”,部署开展了《智慧城轨与智能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纲要》是协会、全行业和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协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城轨交通的系列指示,坚守“交通强国,城轨担当”的使命,引领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首部纲领性指导文件。《纲要》问世引起行界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共识,以此,拉开了城轨交通行业智能智慧化建设的帷幕。
(二)春风化雨:多维宣贯聚共识。
在智慧城轨建设进程中,《智慧城轨建设纲要》的发布与推广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发布后,协会通过官方渠道以《同绘智慧城轨图 共筑交通强国梦》等权威解读文章、“交通强国城轨担当” 主题发布词,经人民城轨矩阵进行系统化宣传,引发业界热烈讨论,并通过线上直播开展系统性解读,利用实时网络技术扩大覆盖范围,深化行业认知;编制组专家走进企业点对点解读,利用展会论坛等宣讲解读,专业化、多元化、系列化的宣贯解读收到良好效果。李中浩和我积极落实协会的部署,在30多个地铁公司和会议场合宣讲纲要内容、城轨云体系和建设建议。“1-8-1-1”蓝图和城轨云成为业界“家喻户晓”的共识,广大会员单位积极行动,因地制宜的编制各自智慧城轨建设规划,全行业形成了齐抓共干,协力推进智慧城轨建设的良好局面。在一场场宣讲中传递理念、凝聚共识,目睹着全行业从 “认知” 到 “认同”,再到 “行动” 的热烈回响,那份使命感油然而生。
(三)立柱架梁:多元举措促落地。
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纲要》落实,协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总体工作安排》,部署了“凝聚智慧城轨建设共识、聚焦智慧城轨建设目标、深化重点体系研究、推进创新创优试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等重点任务,以系统化的工作部署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进智慧城轨建设有序开展。
二是以重点体系深化研究奠定技术基础,为深化智慧城轨建设,组织了智慧城轨重点体系研究,优中选优50个项目深化研究,由权威专家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专家学术委参与各项目的指导、评审及验收工作,确保系统和体系的最优,奠定了智慧城轨建设的技术基础。
三是以示范工程引领智慧城轨建设,协会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示范工程管理办法》,以示范工程为抓手,实行统一项目管理、统一组织实施、分类技术指导。按照行业级和国家级两级示范工程管理制,审批、建设示范工程15项,其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成果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十分显著。
四是以城轨企业主力军强力推进智慧城轨建设,在《纲要》的指导下,城轨企业以智慧城轨建设主力军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智慧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智能系统捷报频传,建设智慧城轨硕果累累。
五是以协会职能部门良好服务协同推进,标准部立项发布96项团体标准,在编项目77项,《城轨云系列技术规范》成为全球首个行业云标准;统计部指标统计促进智慧城轨建设;技术装备委组织FAO、新一代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等系列专题技术研讨会;信专委组织信息化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评选,协助行业的网络安全构建等等。
六是以典型成果持续促进有序建设,为全面、系统地推进行业智慧城轨建设,以《智慧之树初长大》为题总结智慧城轨两年的建设经验;2023年4月,协会绿智办系统性调研了全行业《纲要》实施三年来的建设情况,以专题报告形式在行业内交流。并报送相关主管部委,发挥了促进作用,推进了智慧城轨建设。2025年1月,协会借首片城轨云在呼和浩特投产运营5周年之际,召开创新发展、运行安全、未来展望探讨会,进一步夯实了城轨云对智慧城轨发展的技术基础。刚刚闭幕的“智慧城轨2025青岛现场会”以《纲要》拟定的2025年阶段目标为里程碑,系统总结智慧城轨建设五周年系列成果,与时俱进部署修编《纲要》,开启智慧城轨建设的新征程。
5年来,城轨交通行业践行“交通强国、城轨担当”使命,锚定《纲要》“两步走”的战略目标,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同频共振、励精图治,《纲要》绘制的"1-8-1-1"蓝图全面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一)智慧乘客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智能乘客服务设施和智慧服务手段广泛应用,乘客票务无感支付普遍采用,全方位、多维度提高了票务和服务的便捷化、舒适化水平,乘客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智能运输组织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运输组织网络化、运营调度智能化以及智慧车站系统,以新一代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运营效率明显改善、运维成本明显降低。
(三)智能能源管理奠定绿色化基础。智能绿色能源综合应用体系逐步建立,节能技术与清洁能源逐步在全行业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使城轨交通节能率全面提升,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四)全自动运行(FAO)系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得到业界高度共识,运营里程超《纲要》指标50%,自主化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在规模化应用中不断创新,其更先进、更安全、更高效、更节能、更经济、更高服务水平的优点也愈发凸显。我国FAO线路运营里程占全球FAO线路的50%以上;FAO线路5年间增长20多倍;FAO线路占投运线路的12%(世界FAO线路平均占比8%)以上;FAO最高等级GOA4级运行的线路达到1348公里,占比超过90%,四项基本指标均居于世界城轨国家领先地位。
(五)智能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核心装备及零部件标准化、智能化、简统化与自主化能力大幅增强,车辆标准化取得可喜成果;智能通信技术升级换代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提高了智能化水平。
(六)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BIM+GIS技术普遍创新应用,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管理效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降低建设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七)智能运维安全取得显著成效。锚定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力推进智能运维体系建设,车辆、供电、通号、工务、机电等专业智能运维系统普遍建立,日常检修效率和车辆可靠性显著提升,运维智能化、安全管控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典型智能运维系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八)智慧网络管理扎实推进。智慧城轨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资源管理能力,提高了智慧城轨网络化管理与决策水平,在网络管理智慧化、运营效益最大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等方面效益显著。
(九)城轨云和大数据平台“智慧底座”作用显著。中国标准的城轨云和大数据平台成为支撑智慧城轨不可或缺的“智慧底座”。新线建设全部采用城轨云;既有城轨交通的城市在既有线设备更新升级时移入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随着线网规模和城轨云应用扩大,其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将更加显现。
(十)中国智慧城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完成城轨交通信息化顶层设计标准,形成了中国特色城轨云系列化标准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标准体系,随智慧城轨建设逐步完善,标准指导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形成,为我国智慧城轨进入世界智慧城轨先进行列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5年来,在50多家运营企业主导和近千家设备厂商强力支撑下,智慧城轨建设和产业链的创建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纲要》拟定的“2025年中国式智慧城轨特色基本形成,跻身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可以说,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有些还超预期,智慧城轨建设在中国城轨交通发展史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站在五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为过往的成就自豪,更需以清醒的头脑审视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如同一股飓风,正席卷各个行业,城轨交通也面临着提质增效、降本转型的新挑战、新机遇。《纲要》的修编,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协会启动《纲要》修编工作,《纲要修编大纲》如同一幅新画卷,勾勒出智慧城轨建设的未来轮廓。修订战略目标,增设 “AI 技术应用率” 等指标,让发展目标更具时代性;升级八大智能化体系,从乘客服务到企业管理,全面融入人工智能,让智慧城轨建设更具深度;演进城轨云平台,构建 “城轨云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综合支撑体系,让技术底座更具韧性;完善技术标准,创新与规范并行,让行业发展更具底气。
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交通强国,城轨担当” 的责任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智能智慧化” 的赋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密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我们更需坚守初心,凝聚共识,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行动,在智慧城轨建设的长路上坚定前行。
智慧城轨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全行业以“交通强国 城轨担当”责任感励志,以“智能智慧化”赋能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励行,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智能系统发展捷报频传,智慧城轨建设硕果累累的法宝。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迅猛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迭代,持续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要因势利导,“坚守初心,方得始终”,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持续激励建设智慧城轨的昂扬斗志,持续激励建设智慧城轨的扎实行动,持续奋斗在智慧城轨长期建设的道路上。
全面贯彻包会长关于“智慧城轨建设,不是抓五年十年,而是要持续不断地抓下去”的指示精神,落实协会智慧城轨建设以及《纲要》修编的部署安排,建议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汇聚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进智慧城轨建设。
(一)凝聚共识,持续推进。继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轨交通的系列指示和交通强国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坚持智能智慧化赋能城轨交通的发展方向,行业上下、协会内外,务必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紧跟形势,以统一的思想和高度的共识,持续发力推进智慧城轨建设。
(二)统一组织,持续推进。继续遵循“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诚为政府企业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发挥协会绿智城轨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统一组织协调智慧城轨建设及《纲要(2.0)》编制等工作。
(三)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一是加强联系获取支持,进一步加强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联系,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二是组建队伍协同发力,在绿智城轨建设领导小组下组建《纲要(2.0)》修编团队,由运营企业、规划设计、科研院校、设备供应商等多方代表组成修编工作组,借鉴城轨交通人工智能共研体的研究成果,凝聚行业智慧,协力组织修编。三是广泛调研奠定基础,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新质生产力培育、“两新两重”等决策部署,分析梳理国内外城轨交通行业发展动态和智能智慧化的新需求,总结升级行业“城轨交通 + 人工智能”的成功经验;四是完善《大纲》聚焦方向,进一步研究完善《纲要修编大纲》,按照“战略前瞻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基本原则,全面启动《纲要(2.0)》编制工作;五是发布《纲要(2.0)》重绘蓝图,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发布实施新编《纲要(2.0)》,开启智慧城轨建设新征程,引领行业智慧城轨建设向纵深发展。六是持续推进再创辉煌,继续开展智能智慧化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持续不断地推进智慧城轨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智慧城轨建设成果令人欣慰,再绘蓝图信心百倍,让我们以智慧城轨5周年为新起点,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智慧城轨建设,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强国,强力推进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
协会专家学术委荣誉委员
《纲要》编制组成员
邢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