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轨道动脉到城市烟火丨解码苏州广济南大食堂的“轨道+”创新实践
最新动态
从轨道动脉到城市烟火丨解码苏州广济南大食堂的“轨道+”创新实践
2025-05-07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财务可持续 #融合城轨

3月7日,位于苏州地铁1号线、2号线换乘站广济南路站站厅的广济南大食堂开门迎客,反响热烈。开业以来,广济南大食堂日均供餐量超2400份,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和附近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前来就餐,也有不少慕名打卡尝鲜的食客。一时间,广济南大食堂声名鹊起,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省内外权威媒体相继进行报道,成为了苏州地铁的一张新名片。

67bee9700063a2d087317305558c1fd.jpg


01
“轨道+社区”:重构15分钟地铁生活圈


广济南大食堂的便民密码,深植于轨道交通的网格化优势。空间维度上,地铁换乘站的天然聚客效应,使其成为周边社区、办公人群的聚集地;时间维度上,与地铁运营同步的“早市+午市+晚市+轻食”分时策略,精准匹配通勤族“赶路与生活无缝切换”的节奏,结合了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为周边社区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便捷的用餐选择。


61a6378b9379cb09b73895744574a53.jpg


此外,苏州地铁“汇星连·广济南路站”商业街结合地铁特色,引入多种业态,让市民乘客在享受高效通勤的同时,有了更多便捷优质的消费选择,带来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早上通勤途中买杯现磨咖啡,中午到广济南大食堂点份小龙虾,下班在星连书站看看书,又或者打会台球,简单放松。不仅如此,美妆店、理发店、洗衣店甚至是药店、彩票店一应俱全”,15分钟地铁便民优质生活圈日渐成型。


02
“轨道+商业”:客流变现,反哺可持续运营


广济南大食堂的开设,验证了轨道交通“流量-服务-收益”的闭环逻辑,不仅是惠民之举,也是深挖地铁闲置资产、推动增量消费、融入发展大局的举措。数据显示,广济南大食堂进一步带动了车站客流的提升,同比增长约30%,形成了“交通+餐饮”的协同效应。同时多元化经营收入可进一步分担运营成本压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苏州样本。


7d5a43460f8c62ef43748deccae2059.jpg


03
“轨道+文化”:邂逅“一步一景”的江南意趣


在苏州这座千年古城,广济南大食堂悄然成为城轨交通与文化共生的创新载体。区别于传统商业体,广济南路站地下空间以“垂直整合与社区共生”为设计理念,通过“苏州之井”采光中庭、玻璃幕墙与垂直绿化的有机融合,将自然光线与绿色生态引入地下,营造通透敞亮的空间氛围。同时,在站厅层巧妙地嵌入了苏州园林元素与城市文化符号,让市民乘客在出行和购物休闲之余,邂逅“一步一景”的江南意趣。“广济南路站有个小留园,轩窗漏景、月洞门与绿植小品相映成趣,很有苏州味!”乘客王先生如是说。


左一为效果图




从运输走廊到生活廊道,广济南大食堂的实践推动着城轨交通资源经营的积极探索:当钢筋铁骨的轨道开始散发烟火温度,当呼啸而过的列车开始搭载文化基因,“轨道+社区”“轨道+商业”“轨道+文化”的化学反应悄然发生。这座藏在地铁换乘站里的社区食堂,正以其创新魄力,成为苏州地铁从“运输服务者”向“城市服务者”转型的鲜活注脚,更是城轨交通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范例。



——————
撰稿:余超婧
致谢: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