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4月25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召开苏州地铁广济南大食堂现场观摩会。协会副秘书长李成新,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地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金铭等出席会议。协会资源经营专委会秘书处全体成员与来自全国20余家城轨交通企业的50多位代表共济一堂,实地走访苏州地铁广济南大食堂、星连书店及汇星连·广济南路站、拙政园苏博站苏州地铁文创自营店、悬桥巷TOD项目,热议新形势下的城轨交通经营可持续发展。
自3月7日开业以来,广济南大食堂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家庭厨房”。作为首家开在地铁站内的社区食堂,广济南大食堂便民服务的标杆效应日益凸显,通过明厨亮灶、专业大厨团队、亲民惠民的价格,逐渐成为周边上班族和居民的用餐首选。同时,广济南大食堂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省内外权威媒体相继进行报道,成为了苏州地铁的一张新名片。更重要的是,广济南大食堂的开业,进一步带动了车站客流的提升,车站日均同比客流增长约30%,形成了“交通+餐饮”的协同效应。
在社会效益方面,广济南大食堂作为原有车站的闲置空间,通过盘活资产,进一步提升了车站及周边商业的价值,带动广济南路地铁站形成了集餐饮、零售、文化于一体的地下商业综合体,实现了民生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有专家认为,地铁内建设社区食堂具备很大程度的推广潜力,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通勤人口密集的城市,为周边市民提供安全、便捷、惠民的就餐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苏州地铁转型“成为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综合服务运营商”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李成新传达了协会主要领导关于城轨交通资源经营工作的指示精神,并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关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背景、核心内容和广泛反响等作了重点阐释。他表示,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城轨交通经营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更不是锦上添花的附加题,而是关乎城轨交通企业安身立命的必答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经营敏锐,面对新领城、新赛道、新机制,强化城轨交通经营的前赡性、引领性布局,小步快跑,持续投入,不仅要以“转型”的非凡定力不断拓展城轨交通经营的常规物质边界,也要带着“破圈”的恒久毅力寻找城轨交通经营的战略生存路径,更要以“变革”的创新思维进化城轨交通经营的文明实践,提速、提质,从容面对经营逆风期,更坚定地研判、推进行稳致远的措施对策。苏州地铁积极探索资源市场化经营新模式,将交通功能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用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盘活资源存量,赋能城市消费增量,主动实现转型、驾驭破圈能力、拥抱变革创新,既是城轨交通企业践行《指导意见》的最新范例,更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值得业界借鉴。
苏州地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宁从发展背景和目标、改造逻辑及效果、食堂+“X”经营模式、品牌及运营策略、特色亮点设计和投资分析与合作模式等方面,对苏州地铁广济南大食堂从国企食堂到全国首个开设在地铁站内的社区食堂的转型发展,以及打造“15分钟地铁生活圈”,提升地铁客流、增加经营收入,塑造充满烟火气、文化味的生活聚集地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详细介绍。
金铭表示,目前行业发展普遍遇到可持续难题,城轨交通企业既要创新应对,更要躬身入局。广济南大食堂的成功探索,满足了苏州市民对食品安全和社区服务的需要,承载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殷殷嘱托和期许,更是苏州地铁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苏州地铁将进一步总结广济南大食堂的运营经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同行一起为推动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期,李成新主持召开资源经营专委会秘书长(扩大)会议,研商了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工作要求和分工,研讨了专委会2025年主要工作进展,并讨论了2025年年会的筹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