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丨轨旅协同:融合城轨之文旅融合
最新动态
科普丨轨旅协同:融合城轨之文旅融合
2025-04-255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融合城轨的第七类模式与路径,本期将继续进行第八类介绍,一起进入今天的科普吧~

好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积极响应时代背景、国家政策和行业呼声,于2024年6月编制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简称:《指南》)。

在《指南》中,将融合城轨的模式与路径分为了九类,分别是:区域融合、四网融合、多交融合、线路融合、站城融合、系统融合、绿智融合、文旅融合、业务融合。本期我们将走进第八类——文旅融合。

关联阅读:






让我们来看一看《指南》中的内容





什么是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指城轨交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的模式。突破游客服务与乘客服务固有的定位,城轨交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共生体和新产业。

文旅融合强调改善游客的出行体验,为乘客提供与沿线文旅资源相关的文化场景和独特情感价值体验,文化旅游以交通便利为“引客点”,城轨交通以优质服务为“引客源”,轨道交通与文旅行业合作共赢、相得益彰,实现交通资源和文旅 资源的价值协同发展的最大化。

文旅融合的实现目标是什么?


文旅融合的目标是充分发挥交通促进旅游的基础性作用,在城轨交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突破游客服务与乘客服务固有的定位,城轨交通与文旅产业的资源有机结合、业务相互支持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共生产业领域。

强化交通网“快进慢游”功能,加强城轨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提升城轨站点与文化场馆、旅游景点之间的可达性、顺畅性,改善游客的出行体验。提升城轨线路与沿线文旅的文化性、趣味性,为游客提供相关文化场景和食宿资源,使交通资源和文旅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做好空间文化展示与文旅景区的互动呼应,进一步提升城轨站点文化内涵,彰显城市文旅价值。


文旅融合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滑动查看)

优化游客的城轨出行体验。一是注重城轨设施与文旅景区的衔接。与景区有短距离接驳需求的轨道车站,建设微枢纽,开设公交旅游接驳专线,加强轨道车站和景区的衔接。二是根据游客量及需求,结合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在景区景点稳慎推进旅游轨道规划建设及城轨设施设置,包括大型景区设置中低运能轨道旅游专线,5A、4A景区景点设置车站、游客通道、出入口和风雨连廊,以提升城轨对游客的接驳能力与效率。三是旅游城市和旅游线路提供节假日服务,通过延长运行时间,大型文旅活动提供专门服务和运营服务等措施,实现大客流的快速输送。四是节假日乘车票价优惠和游客门票优惠,联合知名景点,推出“轨道交通乘车票+旅游景区门票”的票务套餐,推动轨道交通与文旅套票“一票通”。五是通过轨道交通项目,重塑文旅景区交通设施体系。 

向乘客提供文旅文化情感体验。一是充分结合沿线文旅资源,打造基于文旅元素的主题线路、车站、列车,打造传播文旅所代表文化的车站城市客厅。二是城轨公益广告中,加大文旅广告的比重,为文旅信息传播提供平台。三是城轨品牌和文旅资源联建,结合沿线文旅元素,提升游客乘客对轨道交通与文旅的文化品牌认知与认同。四是 MaaS平台设置文旅模块。五是车站商业商品体现文旅内容。六是打造文旅型TOD,将文旅TOD建设成城市网红地标和新兴旅游目的地。






对话DeepSeek



(AI创作,仅供参考)
你如何看待城轨行业中文旅融合目前的发展?

城轨行业中文旅融合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城市交通与文化旅游协同创新的重要趋势。

当前特点:

· 文化融入:主题列车(如上海迪士尼专列)、特色车站(如重庆9号线光影艺术)成为城市新名片。  

· 服务联动:地铁与景区结合(如北京环球度假区站),提供“交通+旅游”一站式体验。  

· 科技助力:AR导览、智能车窗(如重庆18号线)提升游客互动感。  

主要问题:

· 规划不足:项目零散,缺乏长期运营策略。  

· 盈利困难:投入高但客流转化低,依赖补贴。  

· 同质化:多数停留于“网红打卡”,缺乏深度文化内容。  

未来方向:

· 创新场景:开发“地铁市集”、文旅综合体(如北京张家湾车辆段商业项目)。  

· 数字升级:推广AR/VR导览、线上文化体验。  

· 政策支持: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城轨文旅融合已从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向“文化传播+消费拉动”的多维价值创造,但仍需解决规划协同、商业模式等问题。未来,通过技术创新、政策优化和市场化运营,有望实现“轨道上的城市文旅生态”,进一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点击获取《指南》全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pdf

想要获取【融合城轨】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锁定每周五的【科普】栏目~

好的,下周见!


更多精彩:

————————

文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DeepSeek

图源:武汉地铁

编辑:闫策

审核:王博、王柏晶

部分内容由DeepSeek创作,若有不妥之处请见谅或留言讨论

关注人民城轨

每周五进行【科普】栏目更新



扫码关注人民城轨抖音号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加入

与更多城轨科普爱好者相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