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政策&标准
聚焦两会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人才政策
1、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
2、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3、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4、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5、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优化外籍人才服务。
6、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
7、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加强东中西部人才协作。
8、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
9、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
10、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查看原文(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
【政策解读】人社部权威解答:技能培训+技能人才评价
近日,人社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为此,我们将重点实施一个行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做到三个强化——强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强化培训载体建设,强化等级评价和薪酬激励。
人才培养丨协会获批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申报的2个项目成功入选。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与低空经济融合创新”高级研修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新质生产力赋能城轨数智化人才培养”高级研修项目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自2022年起,协会连续四年获批并成功举办人社部高级研修项目,既是协会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会员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行业人才专业技术技能提升的成果体现。
??查看原文(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材通过审定
近日,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在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材审定工作。专家认为,教材遵循《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构合理、定位准确、内容全面,符合认定要求,兼具普适性与实用性,一致同意通过审定。
(来源:交通运输职业资格)
入围全国5000项?? 城轨“五小”创新成果一览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职工之家”APP举办“晒晒我的‘五小’成果”展示学习活动,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天津轨道、合肥轨道、无锡地铁、佛山地铁、常州地铁、石家庄轨道、浙江轨道、中国铁建等多家城轨交通行业的单位入围全国5000项“五小”创新成果展示。其中,上海地铁、合肥轨道、无锡地铁、浙江轨道、中国铁建等单位职工的多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TOP500人气成果。
点击查看??TOP5000人气成果 (来源:城轨讲堂综合整理)
图源:截图自全国TOP500人气成果(城轨方面)
阿斯塔纳!天津轨道交通集团首个海外培训项目
近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承揽的“阿斯塔纳轻轨首批司机培训项目”正式启动。集团咨询公司派员赴阿斯塔纳重点对司机岗位人员进行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培训周期27天,后期海外学员还将来津开展实操培训。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是中亚地区的第一条城市轻轨线路,也是当地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轨道交通线路。此次培训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和人才培养服务迈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来源:天津轨道咨询)
城轨荣誉丨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宣部公布的表彰名单,多个城轨交通集体/个人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文明岗、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三分公司客服管理部副经理徐春霞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专家陈燕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创新团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宾馆站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湖北省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2号线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姚婕被评为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来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人民日报)
“轨道交通保护区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第八批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第八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由浙江科技大学牵头,杭州地铁、绍兴地铁等参与共建的“轨道交通保护区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该中心依托“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协同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重点在轨道交通保护区环境效应与控制技术、轨道交通保护区土地空间优化配置技术、轨道交通保护区土地集约利用数字化管控技术三大关键领域开展系统性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来源:浙江省教育厅、绍兴轨道交通)
连续三年!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获评“天津市优秀就业见习基地”
近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24年度优秀就业见习基地名单,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从全市1151家基地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年获评“天津市优秀就业见习基地”。近三年,基地累计招收363名见习人员,为企业输送了259名专业技能人才。
(来源: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地铁运营)
喜报 |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际合作卓越高等职业学校(东部地区)”榜单
(来源: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试点+省级标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全面构建校园整体智治
近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顺利通过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项目——“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终期验收。学校《“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技术赋能数字工匠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入选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典型案例。这是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全面构建校园整体智治又一重要成果。此外,学校“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已成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来源: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喜报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多喜临门
近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喜事连连。学校入选重庆市国家职业标准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试点院校;学校《创新“双岗制”为核心的“双栖型” 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破解“金师”培养难题》案例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类典型案例;学校《“四位一体,双岗双栖”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破解“双师型”教师培养难题》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学校首发“全息超时空互动教学平台”,依托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教立方”全景沉浸式教学平台。
(来源: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成功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近日公布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校企双向赋能:靶向式课程建设经验——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实训》课程为例”成功入选。该案例由轨道交通学院蒋晶等教学团队针对课程建设问题,与重庆轨道集团深度融合,运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EPIP),重构内容、重设策略、重建评价,打造校企双向赋能课程,为职教改革提供示范。
(来源: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芜湖市轨道交通行业客运服务女职工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3月6日,2025年芜湖市轨道交通行业客运服务女职工技能竞赛在经开区星悦广场圆满落幕。竞赛通过服务礼仪展示、接发车作业模拟等环节,全面检验了女职工的专业技能与心理素质。经过激烈角逐,张晴晴荣获一等奖,袁惠、沈珍妮获得二等奖,黄玉菁、吕欣、翁玉雯摘得三等奖。
(来源:芜湖轨道)
上海申通企业新型学徒制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结业考试顺利开展
3月中上旬,上海申通企业新型学徒制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结业考试顺利举行。考试全面考核了57名学徒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闵行区人社局全程督导。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新入职员工在经验丰富的带教师傅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来源: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
地铁上演“人机大战”!60名专工PK人工智能
青岛地铁“数智城轨创新工作室”近日举办“城轨AI人机大战1.0”,60余名骨干组成“人类战队”与城轨大模型展开多轮PK。活动通过“人机同台竞技+多维度测评”,模拟供电故障诊断、车辆故障诊断等复杂场景,全面验证大模型的决策与处置能力。此次活动标志着青铁智慧城轨建设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从“人工经验”到“数据智能”、从“单兵作战”到“人机协作”的转型。
(来源:青岛地铁)
人才强企!各地城轨交通企业培训进行时
智慧、绿色、融合城轨培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和京投公司、北京地铁、苏州轨道、武汉地铁等多家城轨交通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相关培训,主题涵盖大模型时代的产业变革、AI大模型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AI技术演进与产业应用等,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动态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布《关于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班》的通知,诚邀各城轨交通企业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相关省、市城轨交通运营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
关于延期举办第一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班的通知
近日,重庆铁路集团开展轨道交通运营风险防范专项培训,集中学习运营风险的分类、特征、典型案例等,提升集团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
石家庄轨道集团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知识培训,市轨道办有关科室,市轨道集团各部门、子(分)公司及在建工程各总包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140余人参加。培训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读政策,为参训人员筑牢安全防线。
温州市铁投集团建设分公司开办“民工夜校”,集中开展产业工人业务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应急管理及处置、特种作业等教育培训工作。
武汉地铁新港线西延线结合施工进度和季节特点,陆续开展深基坑涌水应急救援演练、暴雨救灾应急演练、盾构施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队员处置能力。
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一家村站举行大双边供电应急演练,供电中心、调度中心、安全监察部、技术部共同参与,旨在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石家庄轨道运营分公司组织开展接触网专业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结合全国地铁行业典型故障案例,构建全要素实战场景,破解应急处置难点,提升一线队伍的技术水平。
技能提升培训:
近日,宁波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组织开展首批实训设备操作培训,站务、乘务、机自、通号等专业50余名工程师参加。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实操训练”的培训方式,加强运营板块技能人员实训操作。
哈尔滨地铁3号线老道外段西北站区举办行车值班员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内容涉及列车清客、车门故障、大客流、直梯困人等客运专业现场处置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为安全高效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京投公司、北京地铁、苏州轨道交通、武汉地铁、重庆铁路集团、石家庄轨道交通、宁波地铁培训学院、呼和浩特地铁、温州铁投、哈尔滨地铁)
南京地铁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6日,南京地铁运营咨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签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共建校企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混编教科研创新团队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通过高层次人才互聘、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和科研项目等方式,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来源:南京地铁运营咨询)
山东职业学院与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7日,山东职业学院与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国际化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并见证首批国际化技能人才定向班开班。双方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
(来源:山东职业学院)
多家高校推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大模型
北京交通大学开发了视频生成实验模型VideoWorld,在业内首次实现无需依赖语言模型即可认知世界;
西南交通大学发布“扬华小智”,师生任意终端一键调用千亿级大模型,开启智慧校园新生活;
东南大学接入阿里开源模型QwQ-32B,成为全国首个上线该服务的高校,为教学科研注入强劲AI动力;东南大学法学院推出国内首个深度推理法律大模型“法衡-R1”,推动法律AI从“知识问答”升级为“人机协同”,重塑“法律+AI”融合。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案例分享
一专多能,合肥轨道聚力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近年来,合肥轨道把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一专多能”为核心,即“深耕一个专业,掌握多项技能”,推进“轮岗培训”“交叉取证”等系列工作,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发挥人才培养“乘数效应”,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效能提升的“合肥样本”,为高质量生产经营注入强劲动能。
建强“三维融合”培养体系,锻造硬核技能
建强“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岗位实践”的“三维融合”培养体系,确保员工上岗“懂原理”,技能传承“零断层”。当前该培养模式已覆盖司机、检修、调度、通信、信号、轨道、结构7个专业共930人次,理论素质全、实操技能硬、岗位经验足、应急处置快、协同配合强、发展前景广的“六边形战士”不断涌现。
严把分层分级考核激励关,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健全“过程考核+结果应用”双轮驱动机制,严格考核,充分激励,确保培训成效。推行积分制奖励和专项表彰制度,创新数字化管理手段,精准识别短板弱项,动态优化培训方案。通过双轮驱动机制,已经形成“能力倒逼—价值兑现—生态优化”闭环,扫除“躺平式”惰性,激活“奋斗者”文化。
从“师从一门”到“一专多能”,破解运营难题
一方面,通过培育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人才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横向流动+纵向发展"的职业通道不断畅通,除了在本专业、本岗位学习发展外,员工还可以通过跨岗位取证实践,在关键岗位实现技能复用。这种培养模式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新司机适应期缩短50%,多证调度员应急响应效率提升20%,提升了多专业协同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和运营保障水平。
(来源:合肥轨道交通)
创新管理模式 激发班组活力—班组自主管理试点初见成效
为促进基层班组人员广泛参与班组管理,营造创新氛围,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自2024年8月启动班组自主管理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充分放权 实施班组自治
一是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自主管理工作,带领全体班组人员共同制定《班组公约》,包括日常管理、工作纪律、团队协作、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约定。
二是由班组长统筹安排工作任务及班组绩效奖金分配。
三是由班组结合工作特点和各岗人员技能短板,定制并提报班组培训内容。
四是班组长与包班人员(“包班人员”由修程中心负责人、现场工程师、调度、专家工匠组成,负责政策解答、技术指导、资源保障等,不参与班组决策。)商定判定班组争议事项。
五是实行班务公开,班组人员可实时了解班组运行情况、班组绩效奖金分配情况,并通过定期班会提出个人意见建议,参与班组决策。
工作专班密切追踪试点班组
工作专班每月1次实地调研,了解班组管理情况、总结班组管理经验,聚焦班组凝聚力提升、班组目标实现、班组文化建设、班组长赋能及激励机制等,与班组长进行深入研讨,持续完善《班组自主管理实施方案》,确保后续举措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班组自主管理初见成效
一是增强了班组凝聚力。班组成员积极分享个人学习心得与工作经验,主动参与《班组公约》讨论,以及班组文化、环境等建设。
二是班组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积极优化工装工具两个。包括:修程维修工李博文针对贯通道顶板安装作业工艺流程执行的“痛点”,改造顶板安装扳手并自制了顶丝,工作效率提升近60%;修程维修工韩春子发现滑台防护罩固定螺栓拆卸过程中的难点,设计了一款专用拆卸工具,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还间接提升了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三是实现“多劳多得”和分配的公开透明。一方面,班组长每月依据班组人员实际工作参与情况,按照《班组公约》约定的绩效奖金分配方式进行核算并发放;另一方面,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外,通过积极参与车辆临修等任务获得更多奖金。
(来源: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
京港地铁、绍兴轨道、沈阳地铁、中铁工程装备、中车等多家单位近期开启招聘工作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文化和培训部、人民城轨、城轨讲堂共同策划推出“人才培养 | 轨交半月报”栏目,密切关注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动态及趋势,宣传报道城轨交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特色实践,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助推城轨人才强企。
来源:城轨讲堂